一、冬至是哪一天?
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倒數第三個節氣,其具體時間是不固定的,在每年公歷的12月21日至23日:
2020年冬至時間為2020年12月21日18:02:12,農歷十一月(?。┏跗?;
2021年冬至時間為2021年12月21日23:59:09,農歷十一月(大)十八;
2022年冬至時間為2022年12月22日05:48:01,農歷十一月(?。┴ゾ?。
今年(2021年)冬至時間為12月21日,農歷十一月(大)十八,星期二。
具體開始時刻:2021年12月21日23點59分;
具體結束時刻:2022年1月5日17點13分。
二、冬至節氣的含義是什么意思?
冬至節氣從字面理解的話,是指寒冷的冬季已經到來。冬至這天,太陽光線幾乎直射南回歸線,太陽位于黃經270度,這是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、黑夜最長的一天,也被認為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。
但其實冬至并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,真正的嚴寒在冬至之后。雖然冬至這天日照時間最短、太陽角度最為傾斜,但是氣溫尚未降至最低,這是由于之前累積在地表的熱量在不斷消散。冬至之后,太陽直射位置逐漸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,北半球的白晝將會逐日增長,夜晚將會逐日縮短。
冬至的習俗因為地域不同而存在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,對于許多人來說,餃子、湯圓、羊肉湯是冬至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。
三、冬至和立冬有什么區別?
1.日期不同
冬至一般在每年公歷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,太陽黃經達270°,是我國各地白晝最短、黑夜最長的一天;而立冬一般在每年公歷的11月7日至8日之間,太陽黃經達225°,是整個冬季的第一個節氣,標志著冬天正式啟動。
2.含義不同
冬至表示冬天到了,即將進入最寒冷的時節,但冬至日的溫度并不是最低,真正的寒冬往往在冬至之后;而立冬與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合稱四立,表示冬季的開始,此時天氣開始由涼轉冷,之后氣溫下降的趨勢加快。